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凯发k8国际官方网站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凯发k8国际官方网站

发布时间:2019-07-24  浏览次数:

培养单位:化学院

辽宁大学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5216 授予工程硕士学位)

一、专业简介

辽宁大学2010年获得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

化学工程领域研究范围覆盖整个化学与石油化学工业,而且渗透到能源、环境、生物、材料、制药、冶金、轻工、公共卫生、信息等工业及技术领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资源的深度和精细加工、资源和能源的洁净与优化利用以及环境污染的治理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实现能源、资源、环境及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化学工程领域在自身发展的同时,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通过与生物、信息和材料等高新技术的交叉融合,按化学工程研究对象的技术发展趋势,拓展出众多新的应用领域,如新能源与新资源化工、新材料化工、微电子化工、计算机化工、信息化工、海洋化工、航空与航天化工等。

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本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本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侧重于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和工程应用,学位获得者应成为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辽宁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旨在为企业培养高层次工程型、应用型、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辽宁大学工程学科在功能材料与产品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产品质量控制分析、工业催化等领域已形成稳定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并向新产品开发及产品工程方面拓展和延伸,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二、培养目标

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工程的技术开发和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成为活跃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具体要求为:

(一)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二)掌握所从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

(三)掌握一门外国语。

三、学制及学习年限

基本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4年。提前或延期毕业按《辽宁大学研究生管理规定》执行。

四、培养方式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主要采取课程学习、实践教学、科研训练、学术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坚持校企合作培养,实行校内外导师组指导模式;实行导师组联合指导模式。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依托行(企)业力量,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协同创新”的原则,选择具备一定条件的行(企)业打造联合培养体。通过基地共建、人员互通、项目合作等,在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设置、课程教学设计、专业实践训练、论文写作指导等方面积极探索联合培养新途径、新方法、新思路,构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多元一体的合作培养模式。

聘请行(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担任校外导师,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导师组)共同指导,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充分发挥职业优势。导师(导师组)负责指导研究生制订个人学习计划,组织专业实践报告和开题报告,指导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研究等。

五、研究方向与课程设置

(一)研究方向

功能材料与产品工程;纳米材料合成技术与应用;反应工程与催化;精细化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新型分离技术及应用

(二)课程设置及学分

1.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践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少于24学分。同等学力和跨专业入学硕士研究生,补修至少2门本学科本科主干课程。

2.必修环节

专业实践,记6学分。

专业实践是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获得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开展专业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和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具有两年及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不少于6个月,不具有两年及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不少于1年。专业实践应有任务要求和考核指标,实践成果能够反映工程类硕士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工程能力及工程素养方面取得的成效。

对专业实践的考核包括实践基地考核和学校考核两部分。实践基地考核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综合表现,可侧重于实践任务和完成情况以及专业(职业)素养等方面。学校考核依据研究生所提交的专业实践总结报告,主要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水平等方面进行。

实践基地考核形式为实践基地对研究生专业实践情况的评价报告,学校考核形式为研究生撰写的专业实践总结报告。二者的评价结果为量化评分(百分制),两部分考核结果均及格者方为通过专业实践考核。

专业实践考核通过者获得专业实践学分,同时取得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资格;考核不通过者,须重新进行专业实践。

六、开题报告

根据《辽宁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与考核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按时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专业实践及实验、实践类课程除外),成绩合格取得相应学分,即可开始学位论文开题工作。

1.选题要求:选题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来源于应用课题或专业(职业)领域实际问题,面向专业实务,必须具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

2.形式要求:须区别于学术型学位论文,可采用专题研究、案例分析、调研报告、计划书、项目设计、评估分析、专业作品、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教学实验/设计等形式。

3.内容:论文背景与意义;国内外发展动态;论文拟研究的内容;论文拟采用的技术路线;论文的预期成果;论文的工作计划;查阅文献资料清单等。

4.在双导师共同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

开题报告会原则上安排在第3学期进行。

七、学位论文

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关于工程技术项目的设计或者研究课题,可以是技术攻关、技术改造专题,或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研发等。

论文工作须在导师指导下,由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具有相应的技术要求和较充足的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取得良好的成效。

论文可以采用产品研发、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

八、论文评审与答辩

(一)论文评审应审核:论文作者掌握本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的情况;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

(二)工程类硕士学位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获得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方可申请论文答辩。

(三)论文须有2名本领域或相关领域的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由3-5位本领域或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学位论文评阅和答辩应有相关的企业专家参加。

九、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辽宁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授予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

附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课程设置

学院(所):化学院 类别(领域):工程

研究方向:功能材料与产品工程;纳米材料合成技术与应用;反应工程与催化;精细化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新型分离技术及应用

课程属性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考核 方式

应修最低学分说明

必 修

公共课

s000001

s000003

s000005

公共英语上

公共日语上

公共俄语上

40

2

1

考试

8学分

s000002

s000004

s000006

公共英语下

公共日语下

公共俄语下

40

2

2

考试

s0000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研究

36

2

1

考试

s000016

就业与创业指导课

20

1

3

考查

s160062

工程伦理

20

1

1

考查

s000015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8

1

1

考查

1学分/理工

学科必修

基础课

s160051

高等工程数学

60

3

1

考试

6学分

s160001

结构现代分析方法

54

3

1

考试

专业课/专业 必修课

s160055

高等化工热力学

32

2

1

考查

6学分

s160054

高等分离工程

32

2

1

考查

s160052

化学反应工程

32

2

1

考试

选 修

方向课/选修课

s160045

化工设备

32

2

1

考查

4学分

方向课和拓展课 至少选修2门

s160056

现代精细化工

32

2

1

考查

s160053

工业催化理论及应用

32

2

1

考试

s160057

中级有机化学

32

2

1

考查

s160024

计算机在化学化工中的应用

32

2

1

考查

s160018

文献查阅和科研表达

32

2

2

考查

s160083

应用催化基础

32

2

2

考查

s160050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催化有机反应

32

2

1

考查

拓展课

s160081

科研制图

32

2

1

考查

限 选

补修课

s169041

有机化学

52


2

考试

补修课2门,计算成绩,不计学分。(限同等学力和跨专业入学硕士研究生选修)

s169042

物理化学

52


2

考试

网站地图